- · 《中国集体经济》栏目设[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数据库[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收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征稿要[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刊物宗[06/30]
景谷县村级集体经济实现5年增长14倍——激发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个由山区搬迁群众组成的新建村庄,发展基础十分薄弱,集体资产几乎为零,经过不到10年发展,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收入连年增长,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16.2万元。普洱市景
一个由山区搬迁群众组成的新建村庄,发展基础十分薄弱,集体资产几乎为零,经过不到10年发展,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收入连年增长,去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116.2万元。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永裕社区的发展蝶变,是景谷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景谷县通过党建领航、产业护航、政策续航,结合特色农业和现代林业两大产业优势,通过持续加大投入、组建专班推动、积极探索实践等方式,激发村级组织发展活力,不断扩大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2021年末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369.99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共有114个,占比82%。村集体经济总量较2016年增长了14.25倍,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用活资金补齐短板
“从山区搬到坝子以后,一开始大家都摸不着头脑,那个时候最缺的就是技能,我们就从搞培训开始,从补齐群众素质短板入手。”永裕社区党总支书记周仕俊也是搬迁户,村民们面对的困难和迷茫他感同身受。
作为移民搬迁配套扶持资金,村里获得了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600万元注入村级发展。周仕俊安排50万元聘请师资,为300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开展挖机、电焊、种植养殖等10多种专业技能培训。
掌握了技能,搬迁群众又面对没有土地和资金的难题。永裕社区用上海帮扶资金统一流转村寨周边土地1000多亩,再转租给需要种植的村民,以及一些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统一规划发展特色产业,还为缺资金的村民提供每户2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借款。用活帮扶资金,从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服务村民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用活帮扶资金,补齐村庄短板,村集体在中间开展服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周仕俊一笔一笔给记者盘算,在开展技能培训中,村集体为第三方公司提供会务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在土地流转中,通过转租给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获得差价收入;在提供村民产业发展资金中,通过收取资金占用费也实现了集体经济增长。
在威远镇香盐村,村集体同样获得了沪滇扶贫协作500多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村里通过为村民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建设村级农贸市场、建设村级红白理事会场所、村级停车场等项目,不仅补齐了村庄建设短板,扶持村民发展桉树和甘蔗产业,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成倍增长,今年有望突破30万元。
盘活资源长效发展
走进香盐村,放眼望去都是绿色,全村共有人工林地资源3万多亩,林改后,林地分到了各家各户,村委会和各个村民小组也都留下了部分林地面积归集体所有。仅这一项资源,以小组农户内部竞标的方式,以每亩50元至140元租金出租集体林地,村集体每年可以得到10万至20万元收入。
盘活村里这些绿色资源,让集体获益,也助村民增收。这得益于香盐村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依托景谷香盐林业专业合作社,与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结对帮扶,扶持农户发展桉树种植,成为纸厂原料基地,桉树种植每户增加收入超过2万元。从2017年以来全村共新增人工造林5000多亩。
“做活林产业这篇文章,让资源变资产。”香盐村党总支书记刀文明说,今后由村集体组织合作社负责纸厂原料林基地的管理、施肥、除草,从中获得服务费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获得银行授信200万元,组建起林木运输队、种树队、护林队等,发展劳务经济,推动林产业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循环。全村累计从公司获取木材销售款1.5亿元。
香盐村还围绕冬谷田廿八烈士和刘昆府烈士的革命事迹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时,挖掘村里的盐马古道、盐井遗址等资源,成立了普洱香盐盐业有限公司,建设古法制盐体验馆、制盐历史文物展览馆,将香盐的制盐历史文化充分融入产业发展中。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实现乡村发展、集体经济创收。
搞活主体激发动能
有困难找合作社,要发展靠合作社,这是永裕社区村民这些年从搬迁户到万元户的真实写照。缺资金了找合作社能借到启动资金,缺技术了靠合作社组织培训;找不到土地发展产业,到合作社就能流转;市场和订单也是合作社统一对接、牵线搭桥。
“永裕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40%用于社区运转及社区干部待遇补贴;30%用于贫困户帮扶和产业就业帮扶;30%作为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下一轮产业发展。”周仕俊介绍,2018年永裕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景谷县博宏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搞活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为农户发展提供技术、资金、土地、市场等要素保障,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在合作社带动下,去年社区村民人均收入达元以上。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zonghexinwen/2022/0504/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