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集体经济》栏目设[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数据库[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收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征稿要[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刊物宗[06/30]
扎根中国走向世界之颠 中国商学院集体挺进20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新民晚报讯(记者 易蓉)2021《金融时报》(FT)全球EMBA百强榜单发布,中国商学院的EMBA项目保持较高进榜率。榜单前13位的项目被《金融时报》列全球第一梯队,其中由中国商学院主
新民晚报讯(记者 易蓉)2021《金融时报》(FT)全球EMBA百强榜单发布,中国商学院的EMBA项目保持较高进榜率。榜单前13位的项目被《金融时报》列全球第一梯队,其中由中国商学院主办或参与主办的项目包揽8席,占比超60%。
进入第一梯队的8席分别是:并列第2名的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EMBA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EMBA,位列第4的哥伦比亚商学院、香港大学商学院和伦敦商学院一起创办的EMBA-Global Asia项目,位列第5的HEC Paris、伦敦商学院和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联合举办的Trium全球EMBA(该项目在国家一栏上明确标注在法国、英国、美国和中国举办),位列第9名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SNAI)-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ASU)金融财务EMBA,位列第10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EMBA,位列第11名的清华大学-INSEAD双学位EMBA,以及位列第13名的复旦大学EMBA。
共有19家与中国密切相关的EMBA项目进入百强,较2020年新增3所,首次打榜的浙江大学EMBA项目也一举获得第65位的成绩。这些项目包括中国院校的主办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院校设有中国校区并明确在中国校区开设EMBA的项目及个别国家开设的全球EMBA项目在打榜时明确列出含有中国模块的项目。
中国商学院在单项榜单中亦有亮点——薪资增长率榜单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EMBA项目以110%的增长率卫冕第1,连续三年位列全球五强,稳步提升,薪资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1位;在总体满意度指标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凯瑞金融财务EMBA项目得分为9.82分,位列全球第1。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EMBA课程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二,连续四年稳居全球前五,这是亚洲独立办学EMBA课程取得的历史最高排名,且从校友 “平均薪资”来看,该课程再次位列全球第二,这表明课程拥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取得了稳健发展,展示了独特的韧性和潜力,在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在学院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中欧将继续发挥连接中国与欧洲和世界的桥梁作用,打造培养全球顶级商业领导者的卓越平台。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商学院也逐步走向全球管理教育变革的最前沿。近年安泰确立“纵横交错、知行合一”学院战略,建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旨在通过“行业研究”构建商学新高地,推动实践、学术、教学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打造健康的商学新生态,为全球管理实践提供“安泰方案”,已聚焦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建立起33支行业研究团队,并逐渐形成成熟的行业研究路径与方法,产出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先后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并新增设“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硕士点,由交大安泰自2022年开始招生和培养复合型实践型“技术转移”人才。“我们正在改革商学院的知识创造体系,在传统横向学科导向的研究基础上,建立新的纵向行业导向知识创造体系。”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陈方若表示,“扎根中国,是我们成长为世界级商学院的关键词与必经路径,交大安泰EMBA作为安泰的国家公园,为我们探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穷理与务实的平衡,打开了一扇窗。”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说:“世界正从中国市场寻求最前沿的创新和商业实践。中欧教授队伍致力于开拓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创造和传播前沿的知识,每年发布100多个中国主题商业案例。同时,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窗口和平台,使其深度了解中国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地位的不断演变,直观地了解中国市场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在塑造全球商业趋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欧作为一所国际一流商学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今年的榜单数据基于各商学院提交的数据及对其2018年毕业的学员调查得出,这些数据衡量了校友们自毕业3年以来在职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对学校经历的满意度、薪酬、国际师资比例、男女学生教授比例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强调社会责任的权重。商学院大百科的总编辑赵鹰在解读《金融时报》EMBA排名榜单时表示,该榜单是众多商学院课程排名中竞争最为激烈的榜单,今年的榜单是疫情后的首次发布,中国项目的表现比全球其他地区的表现都要稳健,得益于近年来一批项目,不固守成规,在本土化上实践上不断探索,在社会责任担当、创新创业的推动上不遗余力。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zonghexinwen/2021/1018/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