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集体经济》栏目设[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数据库[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收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征稿要[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刊物宗[06/30]
深化改革,释放中国经济结构性潜能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民网-金融频道 原创稿 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该如何把握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
人民网-金融频道 原创稿
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该如何把握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要求?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如何把握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对此,人民网专访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等专家,聚焦经济发展大局。
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率先转正,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发展动力和韧性。对于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专家们认为,一方面经济发展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复苏中的分化问题和外需疲弱问题,中国要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释放结构性潜能,提升国内外有效需求,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全面的均衡性复苏。
人民网:如何看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表现?哪些因素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率先转正?
刘世锦:疫情“压力测试”中,中国经济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
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总体符合预期,出现了一些超预期的亮点。在疫情“压力测试”中,中国经济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出口行业迅速恢复,6月份已恢复正增长,上半年仅为小幅负增长,而此前几乎所有预期都是出口行业将会大幅下行。中国出口行业的竞争力,在此次疫情之中突出表现为“应变能力”和“韧性”,再次证明中国出口行业是能够经受大风大浪的。第二,前段时间需求的恢复速度慢于供给。对此,我试图给出另一种解释:供给侧的机构更多,需求侧的个人更多,在行政和市场力量下,机构的反应速度一般快于个人,行动能力更强,更容易受到政策驱动,因此供给侧的恢复速度会快于需求侧。第三,需求侧近期逐步回升。其中,“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值得关注和研究。疫情以来,线上经济、在线需求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部分线下需求可能会出现减少,比如过去参会需要坐飞机、住酒店、在餐馆就餐,而现在由线下转到线上开会,这些需求就会降低。
刘元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经济保卫战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率率先转正,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彰显了制度优势。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制度优势,使我国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上取得很好的成效,也为经济保卫战创造了先决条件。
此外,科学决策、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齐全的产业链和工业布局、较大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力度,以及及时出台的一揽子规模性政策都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的重要因素。
张竞强:精准施策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考验:资金紧张、需求不足、稳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等。为应对疫情冲击,上半年来多部门、多地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力度大、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在各项精准政策中,减税降费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普惠金融政策,获得小微企业普遍点赞。普惠金融政策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近2000万户小微企业受益,同时还降低了融资成本,平均贷款利率为6.82%。普惠金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的问题,突破了大银行不能给小微企业贷款的障碍,广大小微企业从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张燕玲: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与此同时,注重科技发展,突出科技创新,突出质量和效益,加快深化改革等因素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卞永祖: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展现出应对疫情灵活调整的韧性与活力
上半年,中国利用体制机制优势,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蔓延,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持经济的政策,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体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韧性。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zonghexinwen/2020/080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