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集体经济》栏目设[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数据库[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收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征稿要[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刊物宗[06/30]
兰州榆中:千年古镇村集体经济走出“新路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王小霞记者王斌报道 我们通过合作社生产销售长面、陈醋这些本地特有的东西,相信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兰州榆中青城镇青城村党总支书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王小霞记者王斌报道 “我们通过合作社生产销售长面、陈醋这些本地特有的东西,相信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兰州榆中青城镇青城村党总支书记高志仁在崇兰醋厂一边忙一边说。
随着近几年乡村旅游走俏,来青观光的游客日益增多,青城特有的陈醋、长面等农副产品也为古镇旅游增色不少。虽然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得天独厚,但如何将二者强强联合成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张“王牌”,成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无到有,打破集体经济“空壳”
历史青城村位于青城古镇的核心区,旅游景点比较集中。和大多数村一样,以前青城村集体没有产业,优势资源无法利用,现有的资源也只能闲置。近年来,在上级部门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下,青城村集体虽有一定的分红收入,但仍未摆脱产业上的“空壳”现状。
集体经济要发展,产业“破壳”是关键。青城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扶持下,利用青城特色农产品的天然优势和村集体现有的厂房等,找准自身定位,积极发展青城陈醋、长面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青城村集体经济“破壳”重生。
2019年5月,随着狄青广场上的一阵炮响,榆中崇兰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青城村计划年产10吨以上的纯粮食、纯天然陈醋生产加工的生产线开始试运营。
从有到优,不断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
崇兰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虽然使青城村摆脱了产业“空壳”现状,但如何将合作社发展壮大,如何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的带富能力和实际“造血”功能成为当务之急。
还未到狄青广场,一股陈醋的香味就扑面而来。在陈醋的生产加工上,崇兰合作社坚持以传统的青城陈醋酿造方式为主,精选小麦、玉米、豌豆、小米等优质原料,经过制曲、熟化、制糟、装缸、淋醋等流程,一缸味香色浓的食醋就呈现在面前。走进陈醋生产厂房,除了满目的大缸和满屋的醋香外,窸窸窣窣的声音不绝于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糟子发酵的声音,再过一段时间发酵时间到了就可以淋醋了。透过遮盖的布帘,小麦、豌豆等原材料仍然可以看见本来的样子。
一排排醋缸承载着青城村集体的发展梦,也寄托着全村群众的致富梦。如今的合作社已经步入了正轨,有社员25人,其中有一部分是本村的贫困群众。村党总支书记高志仁告诉我们:去年年底合作社已经盈利10万余元,虽然今年疫情影响收入没去年好,但是疫情总会过去,下一步村上将会利用电子商务,承接一些定单定向加工,他对以后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优到强,努力实现村集体的“带富”梦
陈醋的发展为青城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之道,除了陈醋,青城村在今年5月又开通了长面的生产线。
“长面和陈醋是我们青城古镇的特色,在外面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去年的展销会我们村的陈醋和长面卖的很好,这几天正在调试长面的生产设备,过几天就能生产了”,青城村的文书罗安兴说。
青城长面源起宋代,一直延续至今,具有千年历史。青城长面制作以精制面粉为原料,其风味独特,口感极佳,也象征着吉祥如意、长来长往。在长面生产车间里,看着忙碌的身影,我们似乎看到了村集体和群众圆梦的行动。靠政府扶持只能解一时之困,只有自身动起来、干起来未来皆可期。
高志仁说,“现在长面和陈醋的生产都已经步入正轨,今后我们将优先吸纳全村的贫困群众,让他们入社打工在家门口干活,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青城村坚持把支部建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建在农产品加工生产的致富项目上,党总支书记和部分党员在产业发展第一线上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崇兰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是青城镇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它的建立不仅盘活了村集体闲置和低效使用的资产,填补了无稳定产业的空白,更是为全镇其他村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开了好局,树立了可借鉴的样板和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zonghexinwen/2020/0729/445.html
上一篇:中国“天下第一村”神话破灭 集体经济的没落之
下一篇: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