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我字之义探源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商代甲骨文中有“我”字,写作督。此字从戈,戈像一支长矛;长戈上张挂着一面旗子,那就是“我”字。“我”字像长矛和旗子,标示着那是一个武装集团。远古时代的氏族单位都有

商代甲骨文中有“我”字,写作督。此字从戈,戈像一支长矛;长戈上张挂着一面旗子,那就是“我”字。“我”字像长矛和旗子,标示着那是一个武装集团。远古时代的氏族单位都有武装,一个武装的氏族单位就是“我”。甲骨卜辞里的“我”字很多。它们大部分都可以当作集体代词使用,应该训作“我们”。如“我受年”就是“我们的庄稼获得丰收”,“我受又”就是“我们的生活获得保护”。“蚩我”“祟我”“降我堇”就是“害我们”“破坏我们”“降给我们饥馑”。当然,这些“我”字,也可以训作“自己”,特别是“蚩我”“祟我”中的“我”字,释作害我个人、破坏我个人,也没有什么不行。金文中的“我”字写作《袋磺鸶,它是把甲骨文中的“我”字的长矛变短,把矛头上的旗子向下挪动,使这个“我”字左右平齐、两侧匀称,把字的形体变成方块。汉字最后成为方块字,可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金文“我”字究竟是第一人称代词,还是一个集体的代词?这从铜器铭文中尚不易判定。毛公鼎:“配我有周”“临保我有周”,“我”即有周,是一个集体代称。栾书缶:“以祭我皇祖”,这里的“我皇祖”是我们家族的皇祖,还是我个人的皇祖?那就不好说了。但不管如何,“我”字总算含有这样一点意思,它是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是一个集体的代称,即既是“我自己”,也可以是“我们”。篆文的“我”字写作错。((说文))分析“我”字说:我,施身自谓也。或说:我,顷顿也。从戈孑。孑,古文垂也。一日,古文杀字。“自谓”,就是在和别人说话时自己说到自己,自己说到自己时称“我”。这个“我”应该包括“我们”;我们在说到我们时也称“我”。像甲骨文中的“我受又”、金文中的“配我有周”之称“我”一样。段玉裁在解释“施身自谓”这句话时说: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我”古为叠韵,“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为施舍者,取义于旗流下垂也。《释诂》日:“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又日:“朕、予、躬,身也。”又日:“台、朕、赉、畀、1、、阳,予也。”或以赉、畀、卜、予不同义。愚谓:有我则必及人,故赉、畀、卜亦在“施身自谓”之内也。口部日:“吾、我自称也。”女部曰:“缺,女人自称缺,我也。”毛诗传日:“言,我也;印,我也。”《论语》二句,而我、吾互用;毛诗一句,而印、我杂称。盖同一我义,而语音轻重缓急不同。施之于文若自其口出。总之,这意思是说,印、吾、台、予、朕、身、甫、余、言诸字,都是“我”的意思,不过有语音之轻重缓急不同罢了。“《论语》二句,而我、吾互用”,说的是《论语·先进》:“子日,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助我”与“吾言”所在的两句话中,“我”“吾”互用。“毛诗一句,而印、我杂称”,说的是《诗·邶风·匏有苦叶》:“印须我有”。毛传:“印,我也”,“印”“我”一义,而在一句中两用,杂然称之。不管是“互用”也罢,“杂称”也好,总之,我、吾、印、朕、予、余诸字,都是自谓之词,都在表“我”——自己,“盖同一我义,而语音轻重缓急不同”。但事实并不如此简单。前已言之,卜辞、铭文中的“我”,有的表示自己,意思是“我”(如英语中的I),有的表示集体,意思是“我们”(如英语中的we),两个概念,截然不同。这在传统的古汉语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左传-庄公十年》说“十年春,齐师伐我”,这个“我”,绝对是指鲁国这个集体,不是指鲁庄公个人,更不会是指《左传》的作者自己。这个“我”字不能用“吾”字来代换,是至为明显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说,秦王向赵惠文王许下十城来换和氏璧,赵王日:“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这里的“吾璧”,是赵王个人的壁,属词用“吾”;这里的“我城”,是赵国将得到的城,是集体的,属词用“我”。所以此句应译为:“拿走了我的璧,却不给n自fiG赵国十城,可怎么办?”而不能译为:“拿走了我的璧,却不给我十个城,咋办?”不仅在古文中,甚至在现代汉语中,某些特定成分中的“我”字,依然保留着“集体性”的信息。譬如岳飞“还我河山”一词,你能说那不是还我集体的河山,而是还我个人的河山吗?我们常说的“爱我中华”,也是爱我们的中华,不是爱我个人的中华。当然,个人的也是集体的,但何如直接把它说成是集体的呢?“我、吾互用,其义一也”,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认真揣摩一下,“我”字与“吾”,确实有微妙的差别。若将“我党、我军、我国人民……”改成“吾党、吾军、吾国人民……”,那口气就显得个人了点。段玉裁说得也对,“盖同一我义,而语音轻重缓急不同……”,这不同就显出了自负与谦虚的差别。“我”字是第一人称代词,但它有时代表着集体,有时代表着个人。笼统说它“施身自谓也”是不确切的,把它和印、吾、余、台……一同看待更是欠妥当的。段玉裁解释“我,顷顿也”时说:谓倾侧也。顷,头不正也;顿,下首也。故引申为顷侧之意。《宾筵》(按:《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笺云:“俄,倾貌。”人部日:“俄,顷也。”然则古文以我为俄也。古文假借如此。这是说,《说文》的解释,是说“我”字假借为“俄”,俄,顷顿也。“我”是一个战斗集体。甲骨文“我”字从戈,戈头上张挂一面旗子,表示那是一个战斗集体,即上古的部落。上古的部落如果是自己的,那就是“我”。许慎不了解这些,他把“我”字中的旗子部分误认作手,但汉字中并没有这个手字,也没有用手作义符构成的字。然而许慎是聪明的,他似乎感觉出了手字和旗子中间的关系,这才说:“手,古文垂也。”段玉裁更以垂为2医,说:“垂当作2庆。”因为旌旗之游,就是旗帜下垂、摆动。《说文》:“从,旌旗之游从蹇之貌,从LfJ曲而垂下从相出入也。”“我”字从戈,戈有杀意。许慎体会出了这一层意思,所以他说:“手……一日古文杀字。”手字虽然不是古文“杀”字,但“我”字含有杀义倒是真的。“我”字从戈,戈头上张开一面旗子,那是武器的象形。这一点在甲骨文、金文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我”是武器的象形,它就是武器。这个概念在古籍文献中留下了清晰的影子。《墨子·备城门》说:“我长七寸,我间六寸。”这个长七寸、问六寸的“我”,不是一种类似长矛的戈又是什么?但是乾嘉以来的学者谬于一孔之见,他们只知道“我”为第一人称代词,不知道它还是一种武器,于是认为“我长七寸,我间六寸”的“我”字错了,将它改正成“弋”字,又觉得兴致未尽,补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qikandaodu/2021/0427/1148.html



上一篇:孔子学院总部获首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 | 中国集体经济编辑部| 中国集体经济版面费 | 中国集体经济论文发表 | 中国集体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