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集体经济》栏目设[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数据库[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收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投稿方[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征稿要[06/30]
- · 《中国集体经济》刊物宗[06/30]
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地权基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以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以后,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于如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意见》特别强调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利用土地资源、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无疑构成了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因为设立该体制的初衷便是在充分发挥家庭经营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统”的作用使其承担“一家一户不好办或办不好”的事务来有效推进小农户的农业现代化。然而反观现实,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实践并不容乐观。2013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但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1)《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侧记》,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
对于集体经营层次弱化的解释,学术界已经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概而言之,既有研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进路。第一种进路主要从经济视角切入,认为集体经济收入构成影响集体经营能力的关键因素。张路雄等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集体统一经营服务的项目随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增加而增加,集体收入越多,统一服务项目越多,而且质量越高。(3)张路雄、朱麦林、刘雪生等:《双层经营是农业联产承包制的发展方向》,《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而现实中,许多地方不注重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集体资产的积累,致使集体经济组织有名无实,无力发挥“统”的功能。(4)刘国臻、陈红:《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立法原则》,《学术研究》2002年第6期;宋宇、孙雪:《建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的阶段性发展与理论总结》,《人文杂志》2019年第11期。具体表现在绝大部分村庄集体经济收入处于仅能维持运转的“空壳”状态,无力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中必须的各种基本服务。(5)张士杰、曹艳:《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3期。因此,这些研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发展集体经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第二种进路则从组织视角着手,认为组织载体的羸弱直接制约了集体经营发展。孔祥智等人指出,集体经济组织涣散、凝聚力较弱,村干部积极性不高,使集体经济组织“统”的功能缺乏有力的组织载体;同时,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定位不明,主体功能不突出,也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6)孔祥智、刘同山:《论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历史、挑战与选择》,《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4期。也有学者指出, 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在组织和功能上往往与村委会、村党支部难分彼此,既是经济实体,又是社区管理组织,因而难以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7)蓝万炼、朱有志:《试论构建新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8期。基于此,这些研究提出的对策自然是,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能力和明确其组织定位等。
以上两类研究对理解我国集体经营的弱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作为统一经营的实施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组织体系,肯定无法有效发挥“统”的功能。但是这些研究都忽视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地权基础。土地产权规定了土地使用过程中产权主体所具有的土地权能,因此构成了影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关键因素。试想,即使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组织体系,但是却没有介入分散农户土地利用和农业经营的权能,也无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统”的功能。
鉴于此,本文以我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实践形态及其土地产权合约形式为基础,来探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地权基础及其影响机制。下文将首先呈现我国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实践类型,其次探讨地权结构的类型及其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影响,最后在总结本文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经验材料来自于笔者对农村和农垦的实地调研。
文章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网址: http://www.zgjtjjzzs.cn/qikandaodu/2021/0114/918.html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下一篇:激发学生自我认同的策略探研